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首届艺术节—“音舞生声”午间沙龙音乐会

 

 

当冬日暖阳洒落在了12月26日的午间,歌声、笑声与琴声在实验顺义的初中报告厅响起,一次艺术节午间沙龙音乐会的时光,歌声如梦,青春飞扬。本场沙龙音乐会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旨在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整场音乐沙龙围绕艺彩华章的艺术节主题。为热情洋溢的实验顺义学子们演绎了一系列经典与现代交织、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节目,让这短暂的午间音乐时光,成为我们心中绚烂的记忆。

 

 

 

音乐会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培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古筝二重奏《万蝶振翅》,琵琶独奏《琵琶语》,民族音乐艺术工作坊,以访谈的形式,让各位听众朋友们了解了八音分类法,琵琶、古筝等乐器的乐器法和历史渊源。

 

 

 

 

音乐会注重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了民乐演奏之外,古琴与电子音乐交融的学生原创作品《黄州调》中,民乐与现代的结合迸发出实验顺义学子们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创新;舞蹈与女生重唱《大鱼海棠》主题曲,展现了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以及生命与爱的永恒主题。

 

 

 

本次艺术节音乐沙龙,有三组乐队公开亮相,苏素、王梓辰、赵子墨、鲍俊好等同学们的精彩演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目中既改编了邓紫棋的《光年之外》,“草东没有派对”乐队的经典摇滚曲目《埃玛》,还有经典流行金曲——《青花瓷》。电吉他与架子鼓前奏一响,主唱歌声亦像呐喊,直击观众心弦,青春的活力被点燃,实验顺义学子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体现。

 

 

 

 

来自北京曲艺团的相声演员张志强老师和高一年级杨济豪同学连袂表演了相声作品《数字与生活》,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令台下师生爆笑不已,是本次沙龙音乐会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的相声艺术与现代化的表现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们反响热烈,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们相信,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心灵的慰藉。此次音乐沙龙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还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午间,实验顺义学子们用音符与旋律编织了一场关于青春与热爱的梦,在成为四会自主未来人的道路上,让心灵得到音乐之美的滋养与浸润。

 

 

 

 

撰稿 | 石梦迪

摄影 | 姜宇洋

编辑 | 段平

初审 | 梁露

终审 | 岳云霞